36365线路检测中心文件
————————————★————————————
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2021版)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技术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等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大的资源,今天培养的人才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教育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有着独特的使命和角色,立足高校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攻坚“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科研自主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能和生力军,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新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新工科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我校(主要是电子类专业背景)学生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新工科人才。以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为载体,对众创空间内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科技人才。
三、培养目标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时代背景,“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以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布局需要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技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成为具备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大学生。通过宽口径招生、厚基础前期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人特长和志向,以及配备优质师资队伍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主修专业培养和众创空间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跨领域整合设计能力,整合技术、用户、设计和商业来创造新的智能系统、产品和相关的服务,未来能够为市场提供高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的产品。
四、培养方式及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以“项目制”为先导、“导师组”为保障,实行创业导师负责制,由创业导师全面负责人才的培养工作。众创空间的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
1)“雏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校大学生的培养,使其掌握一定的电子设计、制作和研发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
2)“飞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众创空间内现有的有一年半以上学习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成员进行培养,以竞赛和项目驱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其逐步成长为基础扎实、工程能力突出的技术能手。
3)“精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众创空间内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成员进行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培养,辅助有条件的成员成立科技企业。
4)“雄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对已成立科技企业的成员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其企业今后的战略发展作好准备。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技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业人才。
(二)培养模式
1.实验班由专人负责。配备专业师资团队,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独立的教学进程计划,学生的成绩考核以及实验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业师资团队负责。
2.实施小班教学。实验班为独立行政班,规模在30-40人左右。专业课坚持小班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选聘校内外知名教师或具有实践经验的知名企业家授课,并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3.实施“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培养+工程项目开发实践”模式。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教育,第二年强化学科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第三年进入工程项目开发综合实践。
4.实行导师制。学生和导师采取双选制,自愿选择,从授课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学习进程、项目方向的规划,每位导师指导5-8名学生;遴选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担任常任导师,负责实验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及学习生活的指导;遴选企业中具有较为深厚工程项目开发和管理实践背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管理者或者企业中高层领导担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项目开发综合实践。
5.实施小学期制。每年设三个学期,两个教学学期和一个实习实践学期,春季教学学期,秋季教学学期,实习实践学期4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和学校同步;实践学期(7月中旬-8月下旬)。
6.教学方法多元化。要求师生实现传统观念和个人角色的转变,采用启发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充分发掘学生优势潜能。要求三种手段教学以上:(1)师生互动的讨论课;(2)项目式;(3)学期读书(项目)报告。
7.考核形式灵活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实验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至少一项省级竞赛活动与项目开发实践创新活动,在校期间应至少获取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一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和项目实践开发经历。
9.学生的学习时间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晚上,鼓励学生星期天到教室自习,由导师轮流承担实验班的日常辅导工作,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讨论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10.实行学习月报制度,每月按时提交学习月报,简要列写自己的学习情况、研究情况和计划,由此使学生形成自我检视的习惯,并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了解的好习惯;同时,使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交流。
11.实验班学生从入班开始,就进入学习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估过程。推行学期总结制度。每学期结束后进行总结,建立覆盖做人、课程学习、创新实践、专业技能等的考评制度。
12.每学期都有贯穿整个学期的专题设计或综合设计课程。
五、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一)打造联合培养新平台。
加强与企业合作,打造跨行业、跨领域人才联合培养新平台。创建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按照企业所需培养人才,具体做法体现在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来校办讲座。这样做不仅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也能为学生主动针对性地丰富提高自己提供参考。共享校企双方实验室资源:校企双方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方的学生在企业深入一线,借助企业资源开展更加贴近于实际的非常规实验。二是企业方的技术人员就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来校与学校科研人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实验方案,整合利用双方实验室资源开展技术攻关。邀请业界精英走进实验实践环节:打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推动业界精英走进课堂,跟踪专业热点改革实验内容,合理配置不同实验。
(二)构建开放实验“四多”教学模式
以众创空间内实验室的开放项目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差别、年级高低的差别、科研兴趣的差别、未来发展方向的差别,以及兼顾电子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故实验室的开放采用多层次、多阶段、多模块和多渠道的教学模式。
1)多层次
依据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科研兴趣和潜力,选编实验内容,在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下,将实验内容分成基础型、设计型、开放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形成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和自主性研究性实验等不同板块,并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施。基础型实验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可借助开放实验室这个平台,在课余时间重做自己掌握不牢靠的实验,进而夯实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型和开放型实验是针对部分优秀学生的综合提高型实验,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项目等设计型、研究型课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等能力。
2)多阶段
依据本科生年级由低到高,把教学划分为基础阶段(大一)、提升阶段(大二)、跨越阶段(大三)。在基础阶段,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试验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设计能力;在提升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积极探索,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实际问题自行设计,着力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跨越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型、开放型实验,在实验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课题、时间和场地的选择权),重点培养有志于深造的优秀学生,通过研究型、开放型实验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
3)多模块
为学生提供各类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平台:鼓励有浓厚科研兴趣并有志于深造的优秀学生加入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深入参与试验环节,提前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培养开拓创新能力,为今后的科研打下一定的基础。这里的科研平台既包含校内平台,也包含企业平台。
4)多渠道
多渠道是指除了利用校内实验室锻炼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外,也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一线,让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同时邀请行业杰出校友、各类专家和企业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为学生做各类专题讲座,介绍行业现状、科研动态和企业所需。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多渠道培养模式。
学校师生和企业相关员工共同参与实验项目内容的开发,开发出更贴近学生兴趣和生产实际的项目或课题,学生可以申请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类科技竞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科研兴趣自主开发实验项目。
六、选拔条件与程序
(一)对象与数量
在全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30-40人左右组成一个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的单独教学行政班。
(二)选拔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有一定的爱好,有较好计算思维的优先考虑。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进入实验班: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经学院审核认为不适合进入实验班的学生。
(三)选拔程序
1.学院发布选拔通知。
2.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36365线路检测中心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申请表》,经指导委员会审批后报学院。
3.指导委员会会同36365线路检测中心组织考核、测试(面试)后,确定人选,并公示。
4.公示结束后,按照学院相关要求进入实验班。
七、课程安排
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教学课程采取线上线上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打造。
课程结构 |
课程名称 |
课内总学时 |
学分 |
修读 学期 |
课程 性质 |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
技术基础课程 |
电子技术基础与开发实战 |
39 |
21 |
18 |
3 |
1 |
必修课 |
PCB设计及应用 |
39 |
12 |
27 |
3 |
1 |
必修课 |
|
51单片机基础与开发实战 |
39 |
18 |
21 |
3 |
1 |
必修课 |
|
LabView基础与开发实战 |
39 |
12 |
27 |
3 |
1 |
必修课 |
|
微波器件和天线设计与实战 |
39 |
12 |
27 |
3 |
3 |
必修课 |
|
STM32基础与开发实战 |
39 |
24 |
15 |
3 |
2 |
必修课 |
|
FPGA开发实战 |
39 |
15 |
24 |
3 |
2 |
必修课 |
|
机器视觉原理与应用开发实战 |
39 |
15 |
24 |
3 |
3 |
必修课 |
|
MSP430基础与开发实战 |
24 |
9 |
15 |
2 |
2 |
选修课 |
|
Zigbee基础与开发实战 |
24 |
9 |
15 |
2 |
2 |
选修课 |
|
Android基础与开发实战 |
39 |
27 |
12 |
3 |
3 |
选修课 |
|
Linux系统基础与配置开发实战 |
39 |
27 |
12 |
3 |
3 |
选修课 |
|
创新思维课程 |
创新基础与创新方法 |
39 |
30 |
9 |
3 |
2 |
必修课 |
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 |
39 |
30 |
9 |
3 |
3 |
必修课 |
|
科学研究与创新 |
30 |
24 |
6 |
2 |
2 |
选修课 |
|
创新工程与实践 |
30 |
24 |
6 |
2 |
3 |
选修课 |
|
创业教育课程 |
创业基础 |
39 |
30 |
9 |
3 |
3 |
必修课 |
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 |
30 |
24 |
6 |
2 |
3 |
选修课 |
|
创业融资实战 |
30 |
24 |
6 |
2 |
3 |
选修课 |
|
专家讲坛 |
知名教授讲座 |
12 |
12 |
0 |
1 |
1,2,3 |
必修课 |
企业知名技术专家讲座 |
12 |
12 |
0 |
1 |
1,2,3 |
必修课 |
|
企业老总论坛 |
12 |
12 |
0 |
1 |
1,2,3 |
必修课 |
|
项目训练 |
毕业设计项目 |
90 |
0 |
90 |
10 |
3 |
必修课 |
八、考核与毕业
(一)考核
1.学分考核,学生在相应的模块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相应学分,学分达到46即为成绩合格。
2、团队答辩与个人答辩:通过答辩的形式对所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参考课堂表现给出综合评定。
3.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路演或项目介绍,能够成功获取目标资源的即可视为合格。
4.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
5.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或者落地孵化的可直接视为培训合格。
(二)毕业
学生通过考核后,由众创空间和36365线路检测中心颁发“新工科创新创业实验班毕业证书”。
九、激励与动态调整机制
(一)激励机制
1. 学生激励措施
a) 优先项目申报、参加教师团队和学科竞赛活动。优先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等;
b) 优先评奖评优。实验班学生所获奖励可用于班级综合测评加分,实验班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推优入党等评比中的名额不低于普通班1.5倍,对于贫困学生优先助学金;
c) 项目专项。每年设立5-10个创新式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
d) 优先深造。优先支持实验班学生考取研究生,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力求产出原创性成果或开发环保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对有就业意向的同学,由双导师推荐行业内知名企业提高就业机会。
e) 参加实验班计划不影响学生所在的原专业、班级,也可在符合学校政策条件下转入36365线路检测中心相关专业。实验班原则上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通过项目、竞赛等实践活动进行学习、考核。
f) 实验班学生开办创业公司,优先入驻南湖创星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税务服务等,并获得学校资金支持。
g) 符合条件的学生将有机会获得各种来源的创业种子基金。
h) 毕业后继续创业者,由学校推荐到相关孵化基地入驻。
2. 教师激励措施
a) 给予实验班教学的教师1.5倍教学工作量;
b) 提供实验班创业导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班的机会;
(二)动态调整机制
实验班实行动态制,同时吸收非实验班同学加入实验班,实验班的人数由学院现有教学资源确定。退出和准入严格遵循自愿、公平、公正以及双向选择原则。
1.退出机制
实验班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学生除执行学校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外,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退出实验班:
(1)每学期末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学业评价,对没有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进行淘汰。
(2)违反实验班或学校的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不适合在实验班学习的学生。
(3)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在实验班继续学习。
(4)自愿申请退出。
符合上述情况(1)、(2)退出实验班的同学,经学院考核认定后,报校主管部门批准退出实验班,取消当年度评优评先和入党资格;符合上述(3)、(4)情况欲退出实验班的学生,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同意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转入普通班学习,第三学期后不准退出。
2.准入机制
对于非实验班学生,实行流动转入制,在学期末提出申请。非实验班的符合下列条件者,经学院实验班工作小组研究同意,在名额允许范围内,经复试、面试合格后择优录取可转入实验班学习。
(1)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适合在实验班学习者。
(2)专业综合平均绩点分在所在专业排名前10%,且无不及格课程。
(3)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者;或有发明创造或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
十、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各部门参与的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实验班学生的整体培养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负责对实验班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及有关工作的协调,并组织专家组制定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划。36365线路检测中心设立实验班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实验班的有关教学管理工作。
2.为保障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在人员配备、专用实验室上给予相关支持,确保“实验班”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运行。
3.在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方案、选拔任课教师和学业导师制、自主学习资源开放等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协同育人新工科创新实验班的顺利实施。
4.学校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实验班的运行和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实验班的教学、学生的奖学金、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实验班开展活动、教改项目资助、资料、印刷、调研差旅费等支出。